《俞军 产品方法论》 : 不想做产品的前端不是好厨子

我读此书,是因为我的工作中大量的跟产品经理打交道(to C),或多或少的也学到了一些产品的皮毛。 但是我一贯主张“机会在外边”, 所以我特别想比较深入的去看看产品背后是什么,这样也能反向帮助我从技术的视角更好的帮助业务增长和提升用户价值。

这本书核心内容如下:

  1. 什么是用户模型?
  2. 什么是交易模型?
  3. 如何有效决策?
  4. 如何提升用户价值?
  5. 产品经理的成长

围绕这5个问题进行了本书的贯穿。

1. 如何理解用户模型

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型。

1.1 用户的定义

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

从需求的集合来看,一个自然人可以分别是成百上千种产品的成百上千个用户,也可以是同一个公司的不同产品的多个用户。比如微信,假如通信功能的用户是11亿,微信支付的用户是3亿,公众号的用户是5亿,按需求来算,微信的用户就不是一般统计意义上的11亿了,而是超过11亿;

1.1.1 用户的五个属性

用户有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这五个属性。

异质性是指用户的特点千差万别,几乎很难找到两个完全一样的用户。因为用户的偏好、认知、所拥有的资源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把用户统一成一个单一的用户画像。

情境性是指用户的行为受情境的影响,没有情境就没有用户,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就像前文讲到的,用户都处于微观场景中。

情境性是指用户的行为受情境的影响,没有情境就没有用户,同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不同的反应和行为。就像前文讲到的,用户都处于微观场景中。

自利性是指用户追求个人总效用最大化。

有限理性是指用户虽然追求理性,但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其判断经常出错,也经常被骗,所以只能做到有限的程度。

1.2 如何理解用户的行为

产品经理的核心工作是研究用户,使企业面向用户需求研发产品。如果不面向需求研发产品,产品就会因为不符合市场需求而卖不出去,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

产品经理对用户的研究,核心是研究用户的行为,那么在理解用户的定义后,又如何理解用户的行为呢?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album_temp_1707645223.png

2. 如何理解交易模型

2.1 企业 用户 和产品的关系

album_temp_1707650102.png

用户愿意选择产品的前提是“效用–成本>0”,这个公式可以看成是“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的另一种表达。

这里的“效用”指用户的欲望满足程度:

  • 底线需求:用户期望的效用是“不能低于什么样的底线”. 比如微信不能聊天,淘宝不能下单就属于底线需求。
  • 够用就好:有些需求对其满足程度的增加所产生的用户效用是边际递减的。有一类需求,对其满足程度的增加所产生的用户效用是边际递减的。你可能花了很大代价把技术指标做到比原来好了5倍,但用户感知的效用可能没增加什么。对这类需求,只需够用就好
  • 越多越好:有一些需求的满足对用户而言是多多益善的,这意味着用户愿意为更多的效用而支付更大的代价
  • 惊喜:用户没有预期的,做了之后会产生增量的效用。比如你生日时到餐厅吃饭,餐厅送了你一份长寿面,并且所有店员为你唱生日歌,对你而言这就是惊喜。产品做些惠而不费的惊喜,是性价比极高的创造用户价值的路径。

而用户的成本有两部分:

(1)直接成本,包括付出的金钱成本、时间成本、隐私数据、态度等;

(2)交易成本,即为了促成交易,付出的搜寻成本(比如为了找到哪个音乐软件最适合自己,甚至尝试用几个付出的时间)、议价成本(为了买到更便宜的西红柿和摊贩讨价还价付出的时间和口舌)、学习使用的成本、保障成本等。

只有产品对用户的效用大于用户付出的成本,用户才会选择这个产品。所以,我们的产品要么扩大效用(例如每年年终盘点时,各家产品告诉你已经共计为你省了x元/y分钟,就是希望增强你对产品价值的感知),要么降低成本(例如简化产品交互,就是为了降低产品的使用门槛,让对互联网产品不熟悉的用户也能使用产品)。

2.2 什么是交易模型

交易模型是指产品经理发现和设计的合理机制,它能促成用户做出某种行为(即交易),且可持续(生态是平衡的)。交易模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商业模式,是多边关系平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模式。

其实如果拆解“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两个词语,交易模型的设计精髓就是“如何创造利益(利从何来)”及“如何分配利益(利往何去)”两个命题。

交易模型更多侧重的是多边平衡的利益创造和利益分配设计,这里的利益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利益,这里的交易模型,也能用于解释一次搜索、一次通信、一次阅读、一次抖音等不涉及金钱的用户行为。

2.3 理解交易模型需要知道的基本的经济学概念

  • 效用 :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和满足的程度
  • 成本:直接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
  • 边际:边际递减、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交易
  • 供需定律: 供需定律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需求量上升。

3. 产品经理如何做决策

产品经理的工作由各种决策组成,包括以最常见的“要不要做”“怎么做”为代表的决策问题。好的决策,应该是通过科学方法做出的具有相对高确定性的理性判断,光靠直觉反应或感性判断是不够的。

· 产品经理做决策前,首先需要列举各种可能性,应具备思考的广度。在产品文化优秀的产品团队中,应该要有异见收集机制。团队带着批判性思维充分讨论,可弥补某个产品经理在思考广度上的欠缺。其次,要在多个可能性方案中做综合权衡。

价值判断不仅仅是遵循“用户至上”就够了,因为“用户至上”天生是行不通的。很多人,无论是用户自己还是产品经理,对“用户价值”“用户体验”的理解可能不同,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和利益也有矛盾和冲突。我们要满足谁,不满足谁?或在不同情境下分别向谁倾斜呢?

用户和企业的利益也有冲突,单边倾斜做成的产品,是不可持续的。而互联网产品做大后都是平台,就会涉及产品生态链上无数第三方的利益,这之间的冲突就更复杂。甚至同一群体的用户的多个需求之间也会有矛盾,我们怎么选择才能让他们满意呢?

上面的问题,都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产品经理的工作核心,最终都是权衡

产品经理是做权衡的,不是做“设计”或“创意”的。或者说,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对“设计”存在误解。广义的设计,是对整个系统加以改变。无论什么领域,建筑、消费品、在线服务,设计都是要放在系统背景下考虑的。如果把“设计”狭义地定义成好创意、自我表达、好审美等等,其实是只选择去满足一小部分用户的诉求,只能在小众市场成功。而互联网产品做大后都是平台,就不适合运用创意思维和设计师思维了,需要适当引入经济学思维,习惯于权衡取舍,追求整个系统的效率。当然,也会有著名的现象级产品宣称自己遵从这类狭义设计理念,一般来说那可能是因为产品遇到了一轮巨大的新要素红利,本身已创造了巨大用户价值,其他因素的影响权重都降低,随便怎么做都锦上添花。在这种情况下,好的审美或交互当然有市场价值,但它们其实不会左右产品的成功与否。若产品本身已成功,创始人或管理者无论怎么解释,不论他是真这么想还是为了营销,历史也不能重演,第三方也就无法证伪。

3.1 决策的目标:价值最大化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产品经理可以用这个公式,来指导决策。

3.2 常见的决策方法

  • AB测试
  • 逻辑决策: 逻辑推导。
  • 主观判断决策。

4.如何提升用户价值

用户价值=新体验–旧体验–替换成本.

  • 新体验:新工具、新方式、新产品、新观点的效用

  • 旧体验:被新体验替代体验的效

  • 替换成本:用户所需的成本,包括信任成本、机会成本、迁移成本、时间成本等

4.1 产品经理应追求新体验最大化

新要素不仅限于新技术,也包括新人群(如有些产品要下沉到三四线用户)、新渠道(如公众号、小程序、抖音)、新方法(如AB测试、产品驱动、数据中台等)、新工具(例如工作中用到的生产力工具,iPhone、钉钉、维基百科、谷歌等都可创造更好的新体验)等等。

4.2 产品经理应将旧体验最小化

如何理解旧体验?

旧体验是已发生的历史经验,或是别人的产品,产品经理当然没能力去改变旧体验。所以,产品经理将用户的旧体验最小化,靠的是选择特定情境下的用户和选择用户的参照系。用户不是自然人,而是需求的集合。需求是可以从各个角度无限细分的,将旧体验最小化,本质上是选择旧体验最差的被替代品的用户。

极端情况之一是产品面向整个行业的“完美新用户”,这类新用户没用过同类竞品,对于同类产品的旧体验为零,寻找这样的新场景和新用户是性价比最高的。此时,即使你的产品体验做得比竞品差也没关系,因为新旧体验差太大了。

举个例子,假设早期搜索引擎A与B竞争时,某个月A增长了200万新用户,其中100万是用过B或其他搜索引擎的,另外100万是从未用过搜索引擎的,但只有后者是“完美新用户”。这两类新用户反映在公司的业绩月报和财务报表上是一样的,都是增长了100万用户或增加了多少成交总额,但是,产品给这两类用户创造的用户价值却有天壤之别。

对于用过其他搜索引擎的新用户,他们感受到的新旧体验差是有限的(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竞品的技术和产品一般是逐渐接近的,拉开的差距不会特别大,除非是新技术应用初期),他们对A公司的产品和品牌的认同度就不会高出很多。

而后一类“完美新用户”感受到的新体验与旧体验差值特别大,往往会满怀感激和认同,对产品和公司品牌产生光环效应,有较高概率会成为最忠诚的用户,会主动进行口碑传播,未来还会充分信任和积极接受该公司的新产品,他们是公司的品牌价值和长期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来源。

而且,一旦成为A搜索引擎的完美新用户,他下次再有机会用上B搜索引擎时,用户价值的感知是以A搜索引擎的旧体验为参照系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日常简单搜索应用是很难感知出这个新旧体验差别的,于是这些新用户就很难再流失。A搜索引擎还可以在很多产品细节上做针对性的优化,让用户使用某类关键词搜索时认为A的体验明显比B好。

还有一个重要影响是,大众用户对于什么是搜索引擎的理解是市场建构的,并不会遵从工程师标准或媒体专家标准——如果大众用户先用到A,先体验到A的一系列垂直搜索和产品体验优化,先以A为标准建立了搜索引擎概念标准,当他们后来再用上B时,只会认为B这个搜索引擎好差,感觉哪里都不好。

“完美新用户”概念带给产品发展路径的一个方法是:一种全新种类的产品出现早期,不一定只能做首创发明者,即使是模仿者、后来者也会有机会。一旦产品的用户价值被验证(不要追求大版本和完美功能),应该最快速地提高市场渗透率,把所有“完美新用户”的新体验都变成旧体验,之后竞品再想抢市场就很难了,因为它会面临把“新体验与旧体验之差”做到大于“替换成本”的问题。

极端情况之二是垄断。用户没有别的选择,相当于旧体验为零。此时,即使大家都在骂这个产品难用,也依然会用。不是只有市场份额的独家垄断或寡头垄断才叫垄断(为便于大众理解,这里依然沿用市场份额的伪垄断定义,但学过经济学就会明白,除了垄断行为,只有强制准入限制才是真垄断),因为产品有情境性,所以在任何场景下只要让用户没有选择,就形成了局部垄断,创造了旧体验为零的场景。比如,本来你在货架上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中选一种时,获得的是心理上的两者体验差值,但当一个加油站连锁超市或者一个连锁餐饮店只卖百事可乐不卖可口可乐,这就形成了局部垄断,这时你只能选择喝百事可乐或不喝可乐,这个用户价值的差值是巨大的,用户难以拒绝。

4.3 产品经理应将替换成本最小化

最常见的替换成本是认知成本、获取成本、使用成本,而广义来说,价格和所有交易成本也都是替换成本。一般来说,产品经理要么降低自己用户的替换成本,要么提升自己用户的流失成本(相当于提高了竞品的替换成本)。

认知成本包括品类认知(如了解触屏手机)成本、品牌认知(如了解苹果、华为、小米)成本、美誉度认知(如口碑评价)成本等等。

获取成本包括渠道(如公众号、小程序、App、二维码)获取成本、下载成本(如减少安装包大小)等等。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捆绑安装,此举大幅降低了替换成本,但依然受新旧体验差影响(若产品太烂,相对市场平均水平是负体验,用户还是会走)。

交互视觉成本就属于使用成本。越简洁易用,使用成本越低;越沿袭原有用户的习惯,使用成本越低;极端情况下,有些产品直接复制行业已有的交互,使用成本几乎为零。又如,某些产品随使用时间的延长,体验变好(如个性化推荐型产品),此时用户切换到其他产品的成本就会升高。

5. 关于产品经理的成长

5.1 产品经理的分类(按照天赋)

A类: 有深度思考能力或者超常的同理心。

对产品经理来说,深度思考是指习惯思考事物背后的本质,且在同等条件下,对事物的洞察更深或更快。能深度思考的人很少见,但只有借助于深度思考,在微观场景和宏观背景下发现并理解事物的共性、差异性和各种因果关系,才能在这个现实世界中不断总结出规律和特点,提高未来决策和行为的成功率。

知人知面不知心,科学方法只能高效处理客观行为,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却无法确定和验证,这就需要产品经理带着同理心来工作。同理心是指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并准确地察觉和判断别人的感受。同理心是天赋本能,每个人多少都会有,后天也能通过刻意训练适度提高。当然,有超常同理心的人也很少见,但一旦有,做产品经理就极具优势。

B类:逻辑清晰且有产品心

产品心,指的是真的喜欢做产品,真的喜欢做产品经理,也想做好这个产品,能从产品工作中感受到乐趣,而不是功利心特别强,优先因为高薪、职业声望、权力、追求短期绩效等因素而做产品经理。

逻辑清晰不用详细解释,大家都容易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在滴滴产品部组织的MBTI人格类型测试中,有60名核心或高潜产品经理参加,结果最多的人格类型是INTJ(内向直觉思维判断,专家型)、INTP(内向直觉思维知觉,架构师型)、ENTJ(外向直觉思维判断,领袖型),共有36人(占60%),而这三类人格在正常人口统计中只占6%~12%(基于几个不同的统计)。NT类人格代表着理性思考,运用理智和逻辑处理问题,关注事情的重点。当然,还有40%的核心或高潜产品经理是其他人格,分布广泛,所以测试结果不是这三种人格的产品经理也不用在意。

C 类: 不适合做产品经理

逻辑不清晰,同理心明显弱,功利心过重,都不适合从事产品经理职业,至少不适合成为高阶产品经理,因为高阶产品经理需要面对大量的权衡取舍,没有上帝视角会降低决策质量。

5.2 如何培养好的产品经理

第一,找一个有潜力的。

第二,将之放到一个有成长性的产品岗位上。

这样任务就完成80%了,若以上任一条件不满足,则无法培养出好的产品经理。

好的产品经理在很多情况下能为企业创造很高价值,但创造这些价值却也依赖岗位提供的资源和时代提供的市场机会。好产品经理也不可能独立成长起来,而是要依赖好的实践机会,依赖其他合作团队、市场机会。

一个成功产品是培养出一个好产品经理的必要条件,反之却不一定。当一种重要新技术或其他新要素找到合适应用,进入爆发期后,注定能创造巨大新价值,即使产品决策质量平庸一些,只要没被竞品拉开差距,也不会妨碍产品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

5.3 产品经理对企业的价值

产品经理的价值=经验等级×平台匹配度×智慧等级。

5.4 产品经理的成长路径

视角1: 用户模型与交易模型

掌握用户模型,需要大量的用户案例积累,经过亲自体验、用户反馈、bad case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大量的预判和迭代验证等环节,直到预判上线后的用户行为有高准确率。掌握用户模型这条路没有捷径。而很多其他岗位,研发、测试、用户界面、商业产品、咨询分析等人员转职产品经理后不成功,往往就在于缺乏这个基础积累过程。

交易模型是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掌握交易模型的关键是对某领域交易成本的充分理解,以及对多边利益博弈演化过程的充分理解。

视角2:科学方法、人文关怀和实践精神

  • 科学方法: 这里说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逻辑、概率、控制实验、理性决策、经济学的相关方法。
  •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能力涉及对用户样本量、同理心、心理学、进化论、博弈论等的理解。
  • 实践精神: 实践精神的关键词是:事实、数据、观察、实践、权衡、反馈、迭代、自省。

视角3: 批判性精神

维基百科:批判性思维的主要内容是对信息的目的、前提、隐喻、结论等做出分析和判断的活动。

批判性思维是以一种合理的、反思的、心灵开放的方式进行思考,从而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逻辑严谨地推理,合理地论证,以及培养思辨精神。批判性思维强调求知过程中证据、逻辑的重要性,反对依靠权威和流行观点,要求能够区分理性和情感的观念。

如果产品经理要只学一个东西来获取最大成长,那一定是批判性思维。

产品经理的职业特点是,产出不是靠人多,主要靠决策质量。所以,无论日常工作量有多少,无论团队大小,一个领导者和几个骨干就主要决定了团队产出能力。产品经理学管理,关键是学选人,能招到两三个高潜人才,主要问题就解决了。

5 年之后

产品经理的职业现状是:五年产品经理进入量产期,2014年起大量优秀新人涌入;高阶产品经理岗位有限,无新产品,增量骤减;高阶产品经理的空降迁移成本高,流动性低。

这样的现状对高阶产品经理不利。因为产品经理真正量产是移动互联网爆发以后,2014年起每年都有大量优秀新人涌入,到2019年刚好五年,这些人每年成熟一批。

如果大家都去做一个新产品,只比较专业能力价值的话,一个有八年或十年经验的产品经理与一个有五年经验的产品经理相比没有多大优势,这三五年的时间差异已经不重要了,优势要靠其他要素体现。

  • 专业路线(权衡决策,交易模型)
  • 管理路线(计划,组织,领导,协调;识人用人,分优先级)
  • 业务路线(知识和经验的累加;to B)
  • 做新产品或创业(高风险,高收益;ABCD轮融资)
  • 出海

5.5 其它

产品经理需要懂技术吗

经常有年轻产品经理疑惑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机会成本和参照系。懂技术当然是好事,但是产品经理要不要懂设计、懂审美、懂交互、懂运营、懂供应链、懂数据、懂营销、懂公关、懂政治、懂战略、懂项目管理、懂企业管理?这些你能全都懂吗?如果不能,那么应该懂哪些,懂到什么程度,不懂可以学吗?什么最重要呢?

不可能总是有完美的人供你选择,这其实也是一个权衡问题。每增加一个“懂什么”的约束条件,你的候选人就缩小一个范围,缩小范围放弃的优秀产品经理(或者是招到同等优秀产品经理的概率就降低,或时间成本增加),就是你要求增加“懂什么”的机会成本。你判断一下,增加这个约束条件会带来的收益,和增加这个约束条件损失的机会成本,那个更高,哪个更低,选择收益更大的。关键是人与企业要匹配,面临不同业务、不同阶段、不同团队文化、不同岗位、不同大环境,答案是不一样的。对产品经理而言,最重要的一般是懂用户、会权衡,其他条件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产品经理的成长环境

多数情况下,产品经理属于无授权领导,要对产品的结果(甚至是长期结果)负责,但主要工作又得依赖其他职能、其他部门完成,产品结果还受市场环境强影响。对产品经理成长不利的环境,包括但不限于:

  • 短期利益导向
  • 搞个人崇拜
  • 技术驱动
  • 内部争斗厉害
  • 老板或直接上级,任一不会深度思考
  • 文化价值观不好
  • 论资排辈的等级观念强
  • 周边合作者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维
  • 产品迭代周期长
  • 产品用户量少
  • 产品经理分工过细
  • 成熟稳定业务,工作内容稳定
  • 产品行政干预严重
  • 行业垄断和高利润,无竞争压力
  • 设计或营销强依赖的产品
  • 供给或渠道强依赖的产品

……

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

产品经理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输出决策的质量上。要提高决策质量,除了个人天赋、经验积累和有效学习,非常需要公司或团队提供的良好产品文化支持。企业文化或部门文化认同以下五点则是产品经理成长的有利环境。

逻辑

所谓有逻辑,首先是能区分事实,能识别基本的逻辑链和因果关系。

进一步,则要求视野开阔,一是见多识广,二是思维开放,三是思维发散。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增加成功率。

再进一步,是要求有批判精神,既能否定别人,也能否定自己。否定别人就是敢提出否定性意见,这样才更容易把一个想法、一个决策千锤百炼,提高它的准确率。而能自我否定,才能自我迭代。批判精神是我们的教育成长体系中不太重视的东西,所以特别稀缺。

同理心的作用在于,不论是面向用户,还是面向公司内部沟通,都能够站在别人角度思考。同理心特别强的人很少见,但是同理心明显不足的人并不适合做产品经理。

不管什么业务,做大了之后都需要考虑多边关系,当你要做一个产品或者改变一个策略时,你要思考产品影响链上所有关联方的利益变化,提前预判谁会反对,谁会赞成,这样就容易推动规则调整和利益分配。产品设计从某种视角看就是一种利益分配。

除了先天的差异,同理心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加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亲自实践,去体验自己的产品,通过多角度的亲历,了解用户的需求。

经验

有些人可能在逻辑、同理心方面的天赋没那么高,但是领域经验丰富的话,在该领域也能提高决策质量。

但是,经验是阅读、经历、思考三位一体的,哪一块板最短,经验的水平就在哪里。工作年限只是经历,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有自己的思考,从中悟出规律性的东西才叫有经验。这里的阅读,是广义的阅读。看书、看电影、看网文、约人聊天、在网络社区交流、听讲座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当然,阅读完了还得去思考。所谓思考,就是在做几件事的过程中,去发现它们的共性和差异,去发现背后的规律。

异见

个人难免有知识盲点,因此公司或团队要建立平等沟通的文化。一般来说,做产品设计,首先是发散的过程,然后是收敛的过程。平等沟通,就是鼓励大家从各个角度提出不同看法,减少个体盲点的负面作用。

数据

数据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产品引擎,数据能力之于产品经理,正如医疗分析仪器之于医生,即使是名医,也须臾不可离

但是,如果决策只依赖数据驱动,也有缺陷。首先,不是所有的事都适合做AB测试。其次,如果每一件事都要做AB测试,很多事就做不了,容易形成依赖或者造成产品经理有目的地去挑选项目。以前听脸书员工说,他们内部会鄙视有的产品经理,这些产品经理只做两种事:一种是能做AB测试的,一种是扎克伯格关心的。最后,数据只能反映过去的一些规律,无法预知不确定性的未来。当一个项目找到方向,开始驶入高速公路的时候,以数据驱动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市场不确定,需要找新方向的时候,还是一味强调数据驱动就不是个好主意了。

这就需要产品经理在使用数据时做出判断,哪些事情用数据驱动成本会很高,哪些只能用数据作为部分参考意见。

适合产品经理读的书

  • 《社会心理学》
  • 《第一本经济学》
  • 《学会提问》
  •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 《思考,快与慢》
  • 《超越智商》
  • 《思维与决策》
  •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 《“错误”的行为》
  • 《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 《现代制度经济学》
  • 《薛兆丰经济学讲义》
  • 《博弈与社会》
  • 《自私的基因》
  • 《消费者行为学》
  • 《组织行为学》
  • 《进化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产品岗位的价值

产品经理找工作,需要预判产品岗位的价值,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是:

产品岗位价值= 有价值(事)×成功率(团队)× 成功后回报大小

一般来说,优先选“事”,因事成人对产品经理是必要条件,如果碰到高成长产品,其他条件都可以放宽一点。“有价值”的另一个含义是“这个产品对用户是有益的”,因为人都有自我美化的本能,一般都期望自己是好人,如果你做的产品没意义或欺骗用户,你是不会愉快的。

其次看成功率,影响成功率的关键是团队的人才质量,以及是否有产品心。

最后看成功后的回报大小。

俞军产品经理十二条

1.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

2.站在用户角度看待问题。

3.用户体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4.追求效果,不做没用的东西。

5.发现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

6.决定不做什么往往比决定做什么更重要。

7.用户是很难被教育的,要迎合用户,而不是改变用户。

8.关注最大多数用户,在关键点上超越竞争对手,快速上线,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9.给用户稳定的体验预期。

10.如果不确定该怎么做,就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

11.把用户当作傻瓜,不要让用户思考和选择,替用户预先想好。

12.不要给用户不想要的东西,任何没用的东西对用户而言都是一种伤害。

All rights reserved
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